热线电话:0712-8656556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浅谈荆楚文化“汉川善书”

来源:汉川论坛 时间:2017-11-14 作者:李同平 浏览量:
文/李同平
《善书》起源于清顺治年间的宣讲圣谕,‘圣谕’就是古代皇上的训语,用于皇帝对臣子警句,以启迪善心,开沧海之田,纳百福,固万年基业。后因时代的变革流传至民间,因受众之广,善果无穷,得以代代相传。
七十年代,《善书》在农村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每年的冬春季农闲时,特别是在正月间,一些位长辈就会请来民间讲《善书》的老先生在家里演讲。《善书》的内容比较丰富,从古到今,从桃林结义到官家治理政事等、无不涵盖。讲《善书》的人以剧情的发展而喜怒哀乐,听《善书》的人也因剧情而如身在其中,往往会在茶余饭后也学着老先生的口气严教子孙,积德行善。
《善书》在当时的农村影响着部份的老者,同时也悄悄地影响着部份的青少年。《善书》的演讲词汇或许有部份人听的不是那么的完全懂,但《善书》里的故事经过那些老先生的释义,在听众的心里就会种下行善积德的理念。特别是那些常听《善书》的年长者,在对自己后代的教育上会时不时的拿《善书》里的某某情节来作教材,以警示后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八十年代,因时代的高速发展,部份电子产品如“收音机、电视机等逐步进入农村,《善书》的现场演说就慢慢地退出了广阔的农村舞台。但还是有那么的一些人怀念着那拍案惊奇、唱说哭笑的古腔古调。更是有那些执着的《善书》传承人,不遗余力,不记回报,不胜张扬地,默默地为《善书》的延续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年华。
2006年,“汉川善书”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当时76岁的善书艺人徐忠德也因此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汉川《善书》非遗传承人徐忠德,出生于1933年,父亲是个文盲,因家境贫寒,受家族资助上过私塾八年。早年得志的徐老先生深知这来之不易的条件,下苦工挑草灯夜读。受四书五经的熏陶向善报国教人育子,后因接触到《善书》,从此拜师学艺,广播善源。
接触到徐老之时,徐老已是八十五的高龄,从后台走出的他无需搀扶,稳健阔步。交谈中的徐老思路清晰,吐词明朗,兴奋之时不时的还来上一个片段,把喜、怒、哀、乐演绎的至亲之情。交谈中徐老告诉我们,《善书》注重型与色,目光以平视标准为型,表情以剧情的发展而变为色。《善书》的表达腔调达20多种,因剧情的不同而改变。《善书》的剧情多以惩恶扬善为主调,其目的是以一个故事的情节来启迪人们对善心的认知,种善果,得善因。
徐老1966年开始上台演绎《善书》。因其生动的表达和渊博的知识以及他对中华文化的深入理解,深得广大爱好者的好评。《善书》得已在汉川广泛流传,这其中的功劳多亏于徐老等老一辈的执着信念。他曾原创和参与改编的《善书》达600多剧本,让沉寂的乡土领略到了中华古文明的魅力,他还曾为沔版《善书》提出过指导性建议,把平仄的韵律规范。受徐老的影响,其夫人张美枝也曾上台表演过《善书》。至此,汉川《善书》由男腔独演向男女混合而发展。经过改进后的表演方式,始得《善书》的演绎场面更加生动,适应的人群逐渐增多。
为了出陈推新,徐老还根据鲁迅先生的小说《祥林嫂》改编成《善书》,新的剧本让听旧了的看客耳目一新,喝彩连天。交谈中的徐老说:“新时代了,剧本不能老是那些古老的故事,我们也要根据新时代的特色,要把党的新思想,新思路,经《善书》的演绎传播下去”。在问及徐老还有什么心愿时,徐老说他最大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再多写几篇剧本,把新时期党的方针用《善书》表达出来。他希望政府部门与社会广大团体多关注《善书》,在《善书》的后继之人培养中给予更多有力的支持,更多的关注。
春风细雨经年路,善因善果传承情。在沥沥春雨中向着台上的徐老告别,我们的目光跟着台下男女老幼的目光未曾移动。那是种种不舍,还有几许挂牵。感谢这一天的遇见,使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直至返回家中的路途,对这位八十五高龄老人的敬仰之心,更加油然而生。
其实每一个时代的发展进程,都与当时文化的发展程度密不可分。当社会的发展进入某个瓶颈区时,此时的文化导向就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当代社会,我们经常会见到某某企业文化,他们所说的那些文化往往就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当一个社会团体传承了一定的文化底蕴时,那么,这个团体就是一个健康的团体、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团体。
【历史上,汉川艺人将积善阴德的理念,融入当地楚剧当中,形成大宣讲、小宣讲、欢乐腔、怒斥强等20多种表现形式。在宣讲过程中,通过宣、讲、答、对等,活灵活现地表现故事情节,受到群众欢迎。在周边善书逐步消亡的时候,汉川善书一脉独存,并一骑绝尘,与黄陂花鼓,阳逻高跷一起被誉为“湖北三盛”。】百度引用
     如今“汉川善书”的流行不光是体现在传承的意义上,一段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社会风貌的改变。在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那些年,特别是在农村,部份先富裕起来的人们在物欲膨胀的诱惑下爱上了赌博打牌。尽管是在政府部门的高压打压下,也常常听闻某某地某某某人因赌博打牌输掉辛苦得来的家当,喝药上吊的不尽其闻。而在这之后,一个个社区、一个个团体、特别是那些地方文化站,开始把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引向农村。人们在寻求精神上的高端享受时,个体化的素质也就慢慢地在提升。
《善书》能在汉川唱响,这不仅仅是老一辈的执着,这里面更有部份后来人的执着与奢望。《善书》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的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当文化与社会文明相对融合时,人文素质也就会上升到又一个高度,这是个不辩的事实。
【《善书》是民间文学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一。据四川天日镇古墓出土的“说书俑”所析,远在汉代就有萌芽,至唐代的出现了散韵相同,说唱并茂的“骈文”演员何中华即兴表演“俗讲”。元以后,说唱文学的种类日益扩大,明代永乐年间便有“钦颂善书”印行天下。
清代时,善书由案头文学发展成讲唱文学,且产生了善书曲艺,流行于八旗直隶各省,后北衰南盛,除流行于湖北的武汉孝感荆州黄冈等市县外,在上海重庆、河南开封、四川万县、湖南津市等也有从事这种宣讲活动的艺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方的善书渐趋消亡,惟湖北汉川、蔡甸、仙桃一带的艺人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曲种,且逐步形成了以汉川为中心的“汉川善书”。善书之所以在汉川生根、开花、结果,是由于历史上汉川是众水汇归之区。清代至民国,襄河两岸开出九条支津,汇归汉水,水乡逐渐变成平原,群众也逐渐由捕捞转至耕种,生活日趋安定,对文化、教育的要求也日益迫切。道光年间,官家宣讲圣谕渐为民间宣讲孝敬父母、和睦家庭、友善邻里、救难救急等“十全大善”所取代。最初只在元宵节、中元节前后宣讲,后逐渐发展到经常性的活动,并可在田头地边、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宣讲,深受乡民欢迎。】@百度引用
新时代,在新一代领导人的“文化兴邦”倡议下,“汉川善书”悄然兴起。那些有造诣的老艺人相继辞世,年轻世人能独树一帜的少,一些优秀的曲目濒临失传。汉川善书在当前的传承发展遇到了空前困难,青年艺人断档,传统流失严重,亟需扶持保护。
《善书》是中华古文化的一个缩影,更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一剂良方。“文化兴邦”不仅仅是富民强国,且还有影响整个世界的大格局包含在里面。现代文明的高速崛起少不了那些古老的文化渊源。比方说治国理政里,只有家康,才有国强。只有人文素质提高了,才有社会面貌文明了,才有国家富强。
《善书》最初的本意就是兴国安邦之警句。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善书》变成了先安家,后富国的圣经。这一顺序的改变,恰恰迎合了三字经里那样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释义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的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善书》同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于善文化的熏陶,由小家向大家扩散,将善的种子种于每一块心田,那么收获的将是一片祥和的天。
《善书》能在盛世里延续,这得益于盛世执政的文化理念。反过来《善书》更是宣讲了治国的基本纲领,种善因,得善果。益小家,成大家。
【《善书是一种说唱结合的曲艺曲种。自清乾隆年间形成曲艺形式以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曾盛行于湖北全省、河南开封、四川乐山和湖南大部。至今,湖北省汉川市和仙桃市的善书艺人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曲种。因艺人常用“未开言来,泪流满面”开场,故民间戏称其为“未开言”。流传于汉川、沔阳(今仙桃市)、天门、潜江、孝感、黄陂、云梦、安陆一带,湖北善书有汉川善书和沔阳善书两种流派。
汉川善书按讲唱的场所不同分两类,一类是“场书”,即在固定的书场、茶馆中讲唱,在汉川城区和马口镇邱子村有两个书场常年表演;另一类是“台书”,即每年春节到农历三月中下旬,做生祝寿、婚丧嫁娶等乡间大事,是善书表演最集中时段,许多乡村都要搭台请善书艺人讲书,而且有俗规,要讲就要连续讲三年,每年讲三场。当地不少老人都保留着童年时期挤在台前听善书的美好记忆。@百度引用
《善书》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一种曲艺欣赏那么的简单。它涵盖了治国、治家、育人的深层含义,更有通俗、易懂,低成本的覆盖。《善书》的题材一般都来自大众身边的故事,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它比课堂里的那些书本更容易让人们接受。它不分年龄段,不分场地,不受任何外界的约束,可随时,随地的宣讲。比如:田间地头;家庭聚会;社区宣导等等。
   《善书》是以一种广场文化的存在而存在。它不要求于高大上的剧院舞台,它以一种平民化所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在民间流行。它是中华文化的底蕴,更是世间百姓的精神粮食。
人类的进化一般都来自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的高度结合。《善书》的延续,在当今文明进程中需要我们不懈余力的去推广与探索。《善书》的存在,在国人人文素质的提升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程度。
【近年,汉川成立了善书保护领导小组,通过积极申报,汉川善书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在馆藏300多本唱本外,又收集了民间艺人创作、整理的善书唱本100多本,将日本山口大学教授阿布泰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守华等中外专家对善书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精选集结出版。目前第一步25万字的《汉川善书》已出版,第二部真正编撰中。
目前,汉川市还在规划把那些有造诣的善书艺人吸收进市民间艺人协会,对重点乡镇的知名善书人实行挂牌保护,并把汉川善书列入中学校本课程,在全市高中和部份初中开展善书知识教学。】@百度引用
《善书》的延续与传承在汉川基本上有了一定的定论。政府的介入与保护一定会让这一文化遗产得以存留,只是在发展的形式上有待与现代文化快速的结合。我们期待“汉川善书”的春天快点的到来,更期待广大的文学学者及广大文艺爱好者对“汉川善书”提出更多、更好的宝贵建议,好让这古文化与现代文明高速结合,驶入春天的快车道。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0712-8656556
工作日 8:00-18:00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注册协议
  • 法律声明
  • 经营资质
产品与服务
  • 店铺招聘
收费与推广
  • 职位推荐
  • 名企认证
网站特色
  • 排行榜
  • 求职测评
  • 地图搜索
  • 订阅服务
咨询反馈
  • 客服中心
  •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千云网络 鄂ICP备14013923号-2 联网备案号42098402000082

地址:湖北省汉川市天恒酒店11楼 EMAIL:jbhcn@qq.com

用微信扫一扫